作者:依人淡如菊 来源:本站论坛
看面纱之前,有MM在群里天天喊着大伙快去看面纱太好看了,紧接着我又在论坛上看到有男同学发帖子说面纱太烂了,然后就开始有了口水战。再然后我发现,大部分的MM都说面纱好看,但有许多男同学都说面纱一般或者很烂。出于我的性别考虑,我认为我应该会是喜欢面纱的。
但是,面纱的开头部分却让我很失望,就是到达桂林之前的那一段。镜头切换在路途和回忆之中,一会是女主角悲伤茫然的表情,一会是上海的花花世界,给人感觉太突兀。那些镜头切换的很没有美感,总是忽然间就换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不知道这是不是电影剪辑功力的问题。有人评论吉蒂和查理的婚外情没有铺垫,其实我觉得这个情节不是重点,有没有铺垫倒无所谓,反正剧情都交待清楚,吉蒂对查理的迷恋,查理对女性的手到擒来都已经很鲜明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了。一个会对第一次见面的女人说那么富有暗示意义的话的男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一点,外人总是看得明了,但身在其中的女人却总是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魅力独到。所以,为了花花公子犯傻的女人往往是太自信的女人。
到了桂林之后,电影慢慢渐入佳境,桂林山水拍的很不错,我们从小到大看桂林山水都是那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永远的象鼻山。这部电影却让人看到了漓江不同的美,我在没有看影片背景介绍的时候,竟然没有认出那是漓江。在感情戏上,感觉也慢慢的开始细腻精致,有一些镜头拍的很好。比如两人刚到桂林时,一起吃饭,费恩微微侧坐,不愿面对吉蒂,但有不是完全的背对,十分微秒。这也反应了他当时的心态,对吉蒂有着抗拒和无法原谅的情绪,但却舍不得放弃她。还有吉蒂和费恩和好的那个晚上,费恩隔着门看着吉蒂的那段,也是十分精彩,透过屏幕彷佛能感觉到男女主角内心的纠缠斗争。可惜的是,费恩在看着吉蒂的时候,镜头忽然又切换到回忆中,这个切换也很让我反感,感觉硬生生的把我的感觉切没了,实在是败笔。
电影的音乐许多人说好,我却不喜欢,郎郎的钢琴我也不喜欢,太阴郁了,也许这种阴郁是为了衬托结局的悲惨,但我却不喜欢那个旋律。倒是许多人批评的片尾曲,我十分喜欢,那首法国香颂式的小调虽然简单,却感动了我,让我忍不住的想哭。影片中的华人演员都不突出,包括黄秋生,可供发挥的余地不大,夏雨更是可有可无,吕燕也是如此。不过每部电影都有这样的角色,我们只是对他们的期盼太高,于是有了失落。
费恩的确是一个好男人,他真的很爱吉蒂,所以他宁可自虐的去灾区,以此来减轻自己心灵的痛苦,也不愿意离开吉蒂。因为他明白,社会的舆论会对吉蒂造成如何的伤害,他放不下吉蒂,即使她的背叛象刀一样割碎了他的心。他宁可和吉蒂一起面对肉体上的痛苦,也不愿独自丢下吉蒂面对世俗的灾难,可以说他是一个十分高尚的男人。他从来没有恨过吉蒂,他只是恨自己,恨自己爱上了她,恨自己无法离开她,恨自己无法带给她快乐。英国老男人跟吉蒂说,他从来不看你,他宁可看自己的鞋子。正是因为有着最深的爱,所以才不敢看呀,看一眼就心痛一次,不如不看。据说小说里费恩对吉蒂的态度与电影不同,我没有看过小说,很象看看,小说里的费恩是如何的。
吉蒂只是个任性单纯的女人,所以她相信了查理,因为她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可惜她瞎了眼错付感情,当她得知他真面目之后,她义无返顾的离开他。不过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宽容的深爱她的老公,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她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花花世界中,吉蒂对查理的爱虽然很狂热,却是无知任性的,是寂寞的女人受到诱惑之后的放纵。在瘟疫横行的小山村里,吉蒂与费恩的爱情是在重重磨难与考验之后升华出来的感情,是最真最纯的爱。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真情。在那个英国老男人家中时,吉蒂说,一个女人不会因为一个男人的品德而爱上他。这话其实是错的,吉蒂爱上费恩正是因为她感动于费恩所做的一切,对村民,对自己。这是品德的力量。而吉蒂当时说这句话的原因,我猜她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费恩。在桂林的生活,是吉蒂寻找到真爱的过程,也是吉蒂渐渐成熟的过程。
电影对孩子的处理很好,耐人寻思,没有落入寻常的俗套。影片最后,吉蒂对查理的态度,让人看到了她的坚强和对查理那段往事的后悔和决绝,对于那段不堪的过去,她只想遗忘。但她对查理并没有恨,因为他不值得,在吉蒂的眼中只有轻蔑,轻蔑得甚至剥夺了他可能的父亲的身份。这就是男人的品德的力量。查理的品德让她看清了世事,费恩的品德让她明白了自己的爱在哪里。有了这份爱,她已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