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依人淡如菊 来源:本站论坛
我第一次吃PIZZA的时候,觉得这么难吃的东西,怎么会风靡全球呢?不解之余,我常常想起那次就餐,想着想着,忽然觉得,其实可能没有那么难吃,只是自己没有适应。于是,第二次去吃pizza,惊讶的发现自己其实完全可以接受这种美味,从此喜欢上了PIZZA的味道。所以,第一印象常常是不真实的,就像一见钟情,可能钟情的是一个完全性格不合的异性。我看《夜上海》也带着这样的感觉。
刚看完《夜上海》觉得此片矫揉造作,有着抄袭《迷失东京》的嫌疑。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批斗此片,也兴致勃勃的跟着贬了一通。可是有一天,我骑着车在初秋傍晚的凉风里,忽然觉得这片其实有一点意思,虽然它的矫揉造作是不可置否的存在着,但这不能否定它有意思的那些部分。所以,在看过这部电影两个月后,我忽然产生了写一写这部电影的想法。
赵薇和本木雅弘在电影里的角色是一个反差,一个泼辣热情粗俗心里藏着深深的爱但却无从表达,另一个孤独冷静高雅有着相恋七年的女友心里却找不到爱。这样的一个对比,在上海的夜色中走在一起,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组合。只是很可惜的,电影没有将这样的差异好好的发挥,赵薇在电影里在电影结束之前的走向还算正常,而本木雅弘到电影后半则显得活泼的有点突兀,当然这也可以解释为在上海美丽夜色中,脱去面具和束缚后的自我表现。
赵薇在电影最后说的那句话其实是非常突兀的,把这部电影表现出来的温暖的主题破坏了大半。电影里的温暖一直与爱情无关,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信任,这种信任可以不需要语言。语言看似是沟通的途径,其实却常常适得其反,语言的误解让人顿生隔阂。不用语言的沟通是一种很美好很自然的状态。我喜欢电影里表达的这种状态,所以我忽略了电影最后表达的爱情。其实电影里关于赵薇和本木雅弘的感情都有很好的描写。
赵薇在电影里扮演一个暗恋者的角色,带着一点苦涩,但我却觉得她比本木雅弘来得幸福,起码,她的爱她的泪都有明确的对象,因为这份爱她变得鲜活灵动,连苦都是活生生的。而本木雅弘虽然看似一切都比赵薇优越许多,但却独独少了赵薇的那份生动,像个人偶般沉闷,在异语环境里尤其突出了他的孤独。这正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爱,他的爱迷失了。一个没有爱的人彷佛失去了灵魂的躯壳,麻木,连半夜醒来都没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只有一阵空虚,空荡荡的连笑或者泪都变得多余。
爱会给人带来痛,但正是在这种爱与痛里,人生变得丰满。无爱无痛的人生是一种冷酷,也是一种不圆满。最幸福的人,是在深夜里醒来,看着身边熟睡的身影,心里一阵安宁平静。当然,这种幸福不是人人皆可拥有。那么,在深夜里醒来,有一个想念起来可以微笑,伤心起来可以流泪的人,也未必不是另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