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TOP

《荒野生存》影评:走进荒野还是融入社会?
2011-05-27 13:49:46 来源(剧本网www.juben98.com): 作者: 【 】 浏览:1534次 评论:0

影片讲述了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抛弃亲人、远离社会,独自在荒野生活两年后死掉的故事。
  
  影片的宗旨并不在于肯定或否定主人公的行为,而在于让真诚的观众从中找到自己欠缺的部分。
  
  有些观众认为男主角是自私的毫无责任感的。我认为自私不自私是角度的、相对的问题。主人公的父母也是自私的把儿女当成某种构成他们生活的必要元素而已。本片给人的启示就在于反省怎样的人际关系才是共赢与健康的,主人公的选择是个极端,而他所背离的社会也是一个极端(他所逃避的虚伪脆弱的社会人伦)。主人公曾对那老头子说:“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人际关系上。”,老头子则说:“只有学会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其实就是在寻找最佳的契合点。

主角在死前写下的“幸福来源于分享”证明了其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但他诉求的是真诚坦荡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他逃避的那种建立在金钱物质上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他舍弃一切后与其交往的人才能与他建立真正的友谊。试问我们在现实生活里被工作、血缘、金钱、玩乐勉强维系的人际,有几个能真诚的拥抱和关爱,有几个能免除因财富地位的变化而动摇感情的。
    
  “人我不分”的亚洲文化,貌似维系着一种很好的、很粘稠的社会关系。龙应台在一篇文章里也感叹过“北欧人际的淡漠和亚洲人情的温馨之间的差异”。但实质上,这种过度粘稠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以抹杀个体的自我充实、独立面对自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代价的。而当这种社会关系被掺入过度的金钱诱因,越来越被经济或政治所定义后,更会产生“温馨”、“和谐”的假象。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貌似关系紧密、实则内耗多多,并有排斥朴素情感和逻辑来维持美好假象的趋势。
    
  说到这里,看一些大陆和台湾的连续剧和欧美国家的连续剧里人物的差异,在逻辑是非上的差异就很清楚了。那些哭哭啼啼的人和事,在西方人看来会很不解,那不是西方人冷酷,而是他们不解那种琐碎的苦恼已经成为东方人使得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升华的方式。甚至于,如果不能从人与人的交往中寻找到快乐,那么就相互寻找苦恼,否则就无法体验存在的意义。
  
  当抱怨他人自私、没有责任感的时候,也可以反问自己是不是向他人索求了太多,或把自己心甘情愿的付出当成了感情的砝码。真爱不求回报,而人们更熟悉来源于自私的爱。荒野是伟大的,在于其能给予男主角不要回报的爱。男主角的悲哀就在于致死都未能明白单方面的索取幸福实质是在饮鸩止渴,他的死不是源于饥饿和疾病,而是他的生存意志被长期的人际互动的缺乏给消耗掉了。因此,后来的他不再是爱荒野,而真的只是无奈的选择。所以他说:“我被荒野围困了。”
  
  他最好的归宿,不是他背离的社会,而是社会与荒野间的边缘地带。和那个弹吉他的美少女一起分享真诚的爱足矣。为什么他没有做这个选择,影片里也给了答案:“你要学会原谅”。男主角终究没有原谅他的父母以及他从父母身上认识到的社会,他真正在乎的,真正想返回的仍旧是父母的身边。

《荒野生存》:走进荒野还是融入社会? 作者:big_brother

Tags: 责任编辑:jube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黑暗骑士》影评 下一篇《钢铁侠》影评:传统英雄非传统..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业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