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TOP

诡艳的误读
2011-05-27 13:36:03 来源(剧本网www.juben98.com): 作者: 【 】 浏览:2027次 评论:0
看李安《色,戒》是一次震颤的观影经验,电影将张爱玲的冷处理全推向极致,令人久久难以回神。就影片本身而言,《色,戒》的确是成功的;而从原著到改编,更折射出颉抗与互补的微妙关系。

情感投射而非自传

〈色,戒〉是张爱玲作品中题材较特殊的一篇,其实早在1940年代初即有类同题材名著: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慰安妇贞贞受指派刺探日军情报,回乡治疗 严重性病却饱受耻笑;徐吁《风萧萧》的舞女白苹以身体革命,最终死于敌手,两部小说皆以第一人称叙事观点,分别蕴含激进女作家的控诉诘问和男性作家的同情 怜恤。从五○年代初改写到七○年代末始发表的〈色,戒〉,则蕴藏张爱玲特殊的人性观察,既无控诉也少同情,延续了作家前期作品对女性自身盲点的犀利剖析, 又弥漫中后期作品真幻难分的戏剧感,以冷然观望时代的张看姿态,让革命女性的悲剧成了人性舞台上的寓言。

小说的数据源和漫长的写作历程,一直为人好奇。取行刺汪精卫政府要官为题材,来源与胡兰成关系自然密切,面对旧情无可避免得再度被拿来作文章,张爱玲说 得含蓄而清楚,这故事「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于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 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惘然记》)当中自有情感投射,她对此篇显得格外偏爱,并曾特撰文辩驳 评者的误读,实则张胡恋时两人文章即相互影响密切,张爱玲真挚的散文〈爱〉源自胡长辈经历,张胡恋情逝后,张作描写情爱更为深刻动人,然而正如小说与丁默 ←、郑苹如历史事件相近而不雷同,王佳芝和老易的关系更难和胡张恋情模拟。报载李安认为小说似张爱玲的自传,是暗写胡兰成,说出了对他的恨,解读似显牵 强,何况〈色,戒〉发表前两年,张爱玲还曾主动去信胡兰成。从听闻素材、融入自身想法到创作改写,此中复杂曲折的过程,实难以对号入座涵括。然而导演融入 其所认为张爱玲对情感的态度,却成为改编电影美丽的错误。

以真情替代自恋

李安对原著的解读主观而感性,他的理解诠释和张爱玲原意可能南辕北辙,却成就了导演自身的特殊风格。

电影的王佳芝和小说的王佳芝,有如〈心经〉中的小寒和绫卿,形似而神异。原著王佳芝虚荣而自恋,喜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她担纲色诱汉奸的主角,最初动力是 被舞台魅力所驱使,后来却陷入被工具化、受轻蔑的不甘心理状态。王佳芝未曾深陷爱情漩涡,「有一阵子她以为她可能会喜欢邝裕民」,其后因他也以奇异眼光看 她而生恨;亦不曾因性而爱,有人说「跟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她也不相信那话」,不仅更讨厌和她预排床戏的梁闰生,且回忆「和老易在一起那两次总是那 么提心吊胆,要处处留神,哪还去问自己觉得怎样」。她不确定是否爱上老易,因为不曾恋爱过,不知怎样算是爱;而老奸巨猾的易先生更未曾对她动过真情。原著 的王佳芝爱演戏却不易入戏,电影的王佳芝却全身心投入。李安塑造的王佳芝是名爱国女青年,学生时代演出的爱国话剧中,恨身为女儿的台词,日后讽刺地成为从 事情报工作的筹码,为浪漫理想走上远离纯真的不归路。电影增添了她失怙于家国的孤女情怀,并塑造出易感善良、深情而又冷静的性格,她未曾受过特训,只单纯 扮演好麦太太的角色,因而赢得易先生的信任,自己却跌入戏剧情境,导向必然的悲剧。

原著小说轻描淡写的情欲关系,在电影中铺演成激狂炽烈的性爱场面,甚且成为灵魂交媾的前奏。小说仅多次描写王佳芝饱满诱人的乳房,及情场老手易先生如何透 过不着痕迹的肢体碰触调情,近来有媒体断章取义指「每次跟老易在一起就像洗了个热水澡」,是暗示激烈的性爱关系,却忽略了下一句:「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 一切都有了个目的」,张爱玲早先即曾怒指域外人(张系国)「忽视末句,把她编派成色情狂」(〈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电影倒将易先生变成个 色情狂。性爱场面除显现两人关系的复杂变化,肢体疯狂的缠绞更具体呈现两人极度紧绷的心理状态:易先生所处的高压环境让其心理变态,透过疯狂性交纾压;王 佳芝懂得他的需求,而她同等地配合,除因有命在身,还因自身也处于极度的压力中。身心过度的投入激起爱恨交织的浓烈情绪,更让她深感陷溺和分裂的危险,痛 苦不已濒临崩溃边缘。她曾掏心挖肺向情报上线老吴和邝裕民抒发挣扎和怨怒,只换来冷酷和怯懦的态度。李安对女间谍处境的处理态度,较近于丁玲的控诉和徐吁 的怜恤,异于张爱玲的冷眼旁观。他所塑造的王佳芝,为吸引易先生而理解他,因理解他而爱上他;易先生不知其中原委,却被这女子内在强大的能量所激荡,不免 动情,在李安诠释的复印件中,激烈的性爱确实是必要存在的。

以同情取代冷观

戒指于此有了不同的意义,小说一开场麻将桌上的戒指展览会,王佳芝就自觉矮人一截、怕人见笑;当老易第一次得手后,曾口头承诺要送钻戒;后王佳芝制造机会 让老易买戒,筹备行刺布局。当接受物质的馈赠,恍惚间似乎也得到爱情的凭证,准备埋单的老易此时「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内心感叹本以为是中年艳福,终究 还是权和钱所致,然王佳芝却将他的表情错读为「温柔怜惜的神气」,误以为「这个人是真爱我的」,霎时转念放走他,破局后王佳芝仅单纯顾虑是否将遭同僚惩 罚,万没想到易先生下手干净利落;历险后的易先生疲惫虚脱之余,还自我陶醉「她还是真爱他的」,且「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 张爱玲笔下的两位主角,同样有着浓厚的水仙子情结;而李安却将原著自恋自溺的主角捏塑得情深意切。

电影里赠戒一段,则是易先生听王佳芝献唱动情落泪后,以让她惊喜的方式主动示爱。已深陷剧本情境无法抽身的王佳芝,承受不起贵重馈赠和深浓情意,更不忍背 叛对方的情感,此刻易先生发自内心「温柔怜惜的神气」,让挣扎的王佳芝情绪崩裂嗫嚅叫他快走,乘上黄包车后,王佳芝还让车夫驶向与易先生幽会的小公寓,当 封锁线随即拉起,她拿出之前老吴交给她的药丸,却未先服毒,而选择冷静与同学一同接受枪决,承担历史共业,电影王佳芝赴义前的姿态,已近于白苹的清明凛 然,以冷眼热情为时代见证。她的热情是李安注入的,而冷眼则是张爱玲式的,电影多次以其主观镜头静察动荡时局,甚且封锁临危之际还留意到一旁嚷着要回家烧 饭的妇人,而此段细节正出自张散文〈道路以目〉;剧末狠心下令的易先生悲伤含泪,流露脆弱柔软和真情至性的一面,更迥异于小说中易先生的平静自得。原著结 局令人毛骨悚然,电影末尾却教人不胜欷嘘。

张爱玲写得冷静,李安拍得投入。他不站在云端上看厮杀,而是悲悯俯瞰滚滚红尘。

张爱玲将戏剧化的情节处理得平淡而生活化,电影则是戏剧的展示场,原著的蒙太奇手法被李安准确的剪接唤出,潜藏的戏剧性被推到表面。文学提供私密的阅读空 间,可以慢慢品尝回味;银幕需紧紧牵系观众,如照原著直译势将失去张力。整部电影极度紧绷、一触即发,急速的运镜、逼促的配乐营造出惊悚悬疑的气氛,将情 感推向顶端后爆裂归尘,在在令人震颤。我了解到李安一再说拍这部电影压力极大,除了盛名之累和改编张爱玲作品的压力,也来自于他所欲诠释和营造的时代氛 围。

李安认为〈色,戒〉写的不仅是女性的悲剧,而是中国人的百年尘埃。其实张爱玲多聚焦于人性描写,将时代处理为淡隐的背景,除少数作品如〈中国的日夜〉流露 罕见的爱国情怀,其个人主义是凌驾于国家意识之上的。与政治环境密切攸关的〈色,戒〉,时代背景仍处理得云淡风清,却被李安拍得排山倒海。前此香港导演许 鞍华改编的《倾城之恋》和《半生缘》,以及关锦鹏《红玫瑰与白玫瑰》,都强化了原著的时代背景;和李安同身为外省第二代的但汉章,在台湾新电影时期拍摄的 《怨女》则模糊了原著的时空环境;而李安着意将时代背景扩大渲染。接受香港《新民周刊》专访时,李安表示想透过此片「表达对我父母那一代的纪念」,他向往 且欲召唤属于那纯真年代浪漫前卫的爱国情怀。原著正提供李安借题发挥的复杂时代背景,他将《色,戒》拍成一部磅
Tags: 责任编辑:jube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十三棵泡桐》影评:谁才是手持.. 下一篇一个心理咨询师看《太阳照常升起..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业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