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TOP

细说《投名状》影评,良心与野心的博弈
2011-05-27 13:55:43 来源(剧本网www.juben98.com): 作者: 【 】 浏览:1830次 评论:0

看完《投名状》,再也不敢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沙场即景再有什么浪漫的遐思。一个个将士在遭受巨大的饥饿后吞咽馒头的咳嗽声成为《投名状》关乎野心、关乎阴谋、关乎牺牲的战场组曲中最嘹亮的音符。

庞青云的善恶

片头清军与太平军的搏杀就让观众领教了冷兵器穿透人肉体的时候是如何景象,从如此惨烈的战场环境中存活的大哥庞青云,展示了高人一等的生存智慧。他可以把达成预谋的杀戮解释得头头是道,也可以为获得胜利的荣光屈膝于仇敌,更可怕的是,他用唇中吐出的誓言牢牢抓住了两位兄弟的心。历史上匈奴的强悍曾令汉高祖在白马之围中吃尽了苦头,那位最后修书一封羞辱吕后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曾这样训练他的亲信:为杀掉他的父亲,他发明了一种会响的箭叫“鸣镐”,他的第一根箭射向哪里,他的亲信就必须射向哪里,否则将被杀掉。他最后把自己的箭瞄准了自己的父亲,可想而知在习惯性的跟风中有多少箭会射过去。如果说庞青云最初的赌博是想要雪耻的话,在随后的一次次杀人盈城、死人盈野的战争中,他逐渐体味到了为谋求胜利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和所必须的手段,这种训练,和刀口就悬在脖子上的射箭训练一样,为他背叛自己的兄弟埋下了伏笔。庞青云在影片中颇有些枭雄的味道,即便比起真正为太平天国劲敌的儒将曾国藩少了那么点书卷之气,他在金銮殿上的为民请命是可以为其在理想上的单纯加分的,而武人在政治上的幼稚,比起简单的背叛兄弟来,更令人感慨唏嘘。

潜规则

黑格尔认为,战争是最伟大的纯洁剂,它有益于“为长期和平所腐化的各国人民的伦理健康,正如刮风使海洋去除长期和平所造成的污垢一样。”片中庞青云已经让人领教了战争中所需要的生存智慧能高尚到什么程度,尤其是人与人的角力,除了锋利的兵器造成的创伤,还需时时面对寒冷、饥渴,以及毫不留情的军法。没有庞青云的相助,相信赵二虎和姜午阳不能在战争中存活多久,因为到最后他们都没搞明白,在黑暗的时代中求得生存,必须依靠在社会现实中变化的伦理法则。片中赵二虎总是倾向于把事情看得简单化,做为武将来说,他的骁勇是合格的,但在指挥战争上,他缺乏庞青云保帅弃车的决心。赵二虎与庞青云觐见几位大臣时,意气风发地说要:“先打苏州,再打南京。”引来几位世故的大人一堂哄笑。在他们看来,战争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用战争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庞青云、赵二虎和姜午阳三人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悲哀,无论是对基本价值信条的信奉者,或是部分委身于黑暗,希望革新者,都只能被封建社会的潜规则所操纵,变成大人们的棋盘上可以随意拿掉的棋子。

真正的伤者们

和画面表现出来的灰暗质感一样,影片的结局是残酷的,古老的道德法则随着姜午阳对投名壮的颂念一遍遍回响在泥泞街道的上空。蝇营狗苟们在人与人的撕杀中获利,无辜的百姓们只能为那一口饭而拼上性命。在李华的《吊战场文》中,令人惊心的不是两军搏杀的场景,而是“谁无父母?”、“谁无手足?”“谁无夫妇?” 的一连串诘问,以及“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的吊丧场面。陈可辛在从侧面解剖战争,也与普通的老百姓关联起来,比如说山村被官兵洗劫后,老百姓在地上捡掉下粮食的颗粒;两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上的老母亲只领到了两双草鞋和冷冰冰的银子。在苏州城的破瓦残垣中,在太平天国首领那迷茫的眼神里,观众随时能够感受到并塞外北风还冷的凉意。

小结

一部融合了太多元素的电影一般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虽然在公映前就一直有制作方的人表示三位主角“一定要很男人,一定要不帅”,姜午阳那遮掩他性感魅力的胡子到最后还是不见了,同时在士兵中出现了许多漂亮的娃娃脸。在看《绿里奇迹》时,在结尾才弄明白导演是企图表达生命的全部意识和价值,尽管影片有魔幻的题材助力,但是这个更似乎贴近人性的关于死囚的故事用来承载对须臾人生的思考似乎有些不堪重负。《投名状》中的爱情,成为了串联故事的一条辅线,也让主角最终得到了背叛投名状应有的惩罚。于是庞青云经历了心灵和肉体的两次炼狱,这大大分散了一次冲击造成的心理震撼。

《投名状》的编剧们很好地理解了兄弟、理解了女人、理解了战争,也使人禁不住感怀,能安心吃口饭,真是种莫大的幸福。

细说《投名状》,良心与野心的博弈 作者:伟大的饼儿 (转载)

Tags: 责任编辑:jube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鸠占鹊巢》影评:亲姐妹也要明.. 下一篇《遗愿清单》影评:Ending or beg..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业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