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不断上升进入稀薄大气层冷凝的结果。当带有大量不同极性和不同数量电荷的雷雨云与大地之间形成强大电场、并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强度时,即会发生雷电。
试验资料表明:雷击多发于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域。这是因为在雷电先驱放电阶段,地面的电导电流主要是沿着电阻率较小的路径流通,若这些区域被感应而积累了大量与雷云相反的异性电荷,雷电就会循着“异性相吸”原理,瞬间击向这些地方。
从地理环境看,四台村周边的什湖地区跨汉阳、蔡甸两区(当地人分别称之“东大海”与“西大海”,总面积约80余平方公里)。舒斯博士分析,或许是由于湖区在春夏季节易产生“潮湿的热气流不断上升”的大气和大地条件,加上该村地势明显高于周边水域(故各湾均称“台”),且土壤电阻率可能较小,于是此地就有了雷击频频光顾的现象。
不过,此分析正确与否,尚待有关气象、物理、地质等方面的专家进一步实地考察、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