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可知,本刊业已刊成的部分,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即《宗支图》、《族名录》、《家法》。现残存的一册,是《族名录》的一部分。它载录了张胆一支,自彦磷至嵩高间诸族人的行第、字号、生卒年、墓葬地、官职、妻妾、子女等情况。
另有徐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特藏时有恒捐赠的该谱残册,此仍是张胆系下部分,不过叶数稍多,分装为二册而已。
(二) 乾隆四十二年刊本。
铜山县罗岗村张伯吹存。该刊本封面鉴条书题《张氏族谱》,书鼻书题同,凡例书题《张氏家谱》。书脊不甚统一,凡例六叶刻《张氏家谱》,石杰序九叶仅一“序”字,张道渊前序五叶刻“家谱序”(首页“序”又作“叙”),余俱刻《张氏族谱》。大型大字本,刊刻颇精。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版心注类别、页次,《族名录》部分第16至55叶上鱼尾与类名之间增刻一“卷”字,未刻卷次。有界栏。正文每半叶8行,行20字。不分卷,每类编页自为起讫。
全谱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册。礼册包括序、目次、凡例、谱说、族规、宗训、家法、谱系、族名录,乐册仅有族名录(续),射册包括诰命、勃谕、崇祀、乡饮、征聘、乡谥、传述,御册包括传述(续)、壶德、志铭、行述,书册包括藏稿、奏疏、杂著藏稿、赠言,数册包括赠言(续)、寿笺、挽章。此谱规模宏大,材料丰富,保存亦较完整,为诸谱中使用价值最高的一种。
(三) 道光五年刊本。
铜山县第二人民医院张信和藏。原八卷八册,现存卷首、卷二、卷四、卷七、卷八,共六册。该谱封面题《彭城张氏族谱》,右一行顶格刻:道光乙酉重修,左一行下署:敦睦堂藏板。目录书题《彭城张氏族谱》。书脊题《张氏族谱》。正文四周双边、白口、上鱼尾,鱼尾下刻类名、细目,板心底脚注页次。乌丝栏。每半叶8行,行20字。遇有当今、祖宗字样,则提行抬头。
该谱是一部标准的通用家乘。卷首包括序、总目、族谱族名、凡例、宗训、族规、家法,卷二为恩纶(收诰命六十一道),卷三(缺),卷四存(3—134叶)包括墓志铭、崇祀、杂录,奏疏。此谱僵化地套搬谱牒的固定程式和款项,使许多文学性较强的藏稿、杂著、赠言等不能被收录;同时一些锋芒毕露的文字也尽数被删除,这很大地减弱了该谱的使用价值。
(四) 道光二十九年抄本《清毅先生谱稿》。
徐州师院图书馆特藏时有恒先生赠书。此谱是手写本,笔迹有墨、朱两种。墨笔为底稿,朱笔则为增删改订文字。世系图各卷皆题作《张氏族谱》,这当是书题原名。八卷八册。第一卷包括序文、宗训、族规、家法、恩纶、旌崇文。第二卷为世系总图与部分世系分图。第三至第五卷为世系分图。第六卷辑存张氏族人诗文稿。第七卷汇集了张氏族人亲友之赠言、寿笺、挽章。第八卷收录关于张氏族人的传记、行述、墓志铭。该谱虽兼顾了谱谍味与文学性的融合,但对家庭文献也做了一番符合封建规范的净化。然而,整体上看,因其部分填补了其它族谱的残缺,所以仍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三
《张氏族谱》的发现,是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收获与突破,它对我国小说史、文学批评史,以及许多非文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 《张氏族谱》的发现,大大充实了张竹坡的生平材料,使张竹坡为《第一奇书》评点者的说法,得到了最终的确定与认可。
在《张氏族谱》被发现以前,有关张竹坡生平的材料所见无几。只有刘廷玑《在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