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部电影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编剧,导演,演员,资金投入,宣传力度等等。这些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纵观中国当今电影发展,中国电影最缺的是好的剧本。在今年的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也坦诚不满中国文学现状,好剧本难找。
的确,中国当今电影剧本创作现状确实让人担忧。始于2007年的好莱坞编剧大罢工,使编剧这一职业从幕后走进了更多人的视角,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编剧虽然不像演员因为光鲜的表演而为更多人膜拜,但编剧创作的剧本,是一部精彩电影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出不了好剧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够重视编剧人才的培养。目前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开设编剧相关专业的寥寥无几。课程的设置也不合理。培养出来的编剧人才要么过于艺术化,脱离现实进行创作;要么过于功利化,缺乏文学和艺术气质。编剧在中国影视行业中无足轻重的地位也是阻碍编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好莱坞的编剧们在为收益分配大罢工之时,中国忍气吞声的编剧们还在为著作权等权益打官司而忙得焦头烂额。中国出不了查理·考夫曼、保罗·哈吉斯这样有“票房号召力”的大编剧,从中美编剧的地位差别可以找到答案。
国内的电影剧本创作现状堪忧,作品少而差,这是不争的事实,优秀剧本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当今电影发展的主因之一。通常,我们把一部电影的失败归咎于过于注重商业的利益。电影中充斥的商业广告无可厚非。反观好莱坞,我们会发现其实商业与艺术并不冲突。人家一年大成本大制作的数不胜数,但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曲折巧妙却不失色。中国电影故事情节空洞乏味,苍白无力的黑锅不能由商业利益来背呀。
来看看我们的大导演们在故事情节空洞乏味之上绞尽脑汁所做的努力:经典的却不可能在现实出现的台词,唯美的风光,让人眼前一亮的帅哥美女,以及踏遍铁鞋走遍大半个中国而觅来的干净清纯。我想说,这些所谓的黄金组合的拼接,充其量只不过是精致的垃圾罢了。
我认为,改变中国电影剧本创作的现状,应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编剧人才的培养要重视起来。编剧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电影欣赏和剧本改编和创作的相关课程设置应该分层次分阶段地在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中展开。国外从小学就开设了莎士比亚等戏剧名家的剧作赏析以及贯穿于教学当中的戏剧表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明确一点,一名优秀的编剧应该集创作与表演于一身的。光靠大学四年的学习,是无法打造出优秀的编剧的。其次,提高编剧在中国影视行业中的地位。中国编剧薪酬低,编剧著作等权益等不到保障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为此,我觉得,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适当放宽剧本的审查制度,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编剧们才具备创作的自由土壤,免去后顾之忧,才能沉得住气,不骄不躁,写出一流的剧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