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网 - 中国剧本投稿交易门户网站
帐号: 密码:
追忆新武侠
发布时间:2011-05-27 13:22:51
浏览:2412次

作者:lovefaye2002 来源:网易娱乐

如同西部片之于美国电影,武士片之于日本电影一样,武侠片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类型片种。从1928年张石川、郑正秋拍摄《火烧红莲寺》起,武侠片的发展先后经历过五次高潮:第一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上海,《火烧红莲寺》烧出了“第一把火”,随后跟风之作络绎不绝,导致当时银幕上武侠神怪之风盛行;第二次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港台地区,此时的电影人充分意识到了电影是高风险、投机性的商业产品,由胡金铨所代表的“文人武侠”到张彻强调男性情义的暴力武侠,导演的风格化展示越发凸显;第三次高潮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内地,从1980年《神秘的大佛》开始,《少林寺》、《武当》、《南北少林》、《神鞭》等影片随后,而1982年由张鑫炎执导的《少林寺》成就了这次高潮的最高峰,一时间“少林,少林”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第四次高潮,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徐克凭借美仑美奂的布景和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武打动作革新了武侠片的电影语言,带动了武侠片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也被世人称作为“新武侠时期”;而第五次高潮则由李安颇具人文气息的武侠作品《卧虎藏龙》开始,引发了内地第五代导演拍摄武侠大片的热潮,从《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到《夜宴》和《黄金甲》,从未将视角放在武侠小说所擅长的江湖争斗上面,或历史典故,或爱欲缠绵,或玄幻虚空,或宫廷争斗,表意为主,武侠为辅,已不再是以往那种纯粹的武侠电影。所以对于当今的“豪华盛宴”,也就很难引起广大武侠迷之共鸣了。倒是当年的新武侠,虽无如今铺天盖地般宣传,却如陈年老酒,能让人回味许久。每每追忆新武侠,都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一.新武侠之开端:

关于新武侠的开端,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武侠开始于徐克1990年的《笑傲江湖》,同胡金铨合作时的决裂,彻底抛弃他那古朴清幽的美学风格,采用更为现代化的影像语言去构造一个奇异瑰丽的江湖世界,这一切都意味着旧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开端。另一种则认为新武侠开始于1983年的《新蜀山剑侠传》,它是香港第一部礼聘美国《星际大战》特技小组支援特技镜头的武侠片,秉承了新浪潮代表作《蝶变》的美学风格,设置了不太明确的古代背景,戏中人皆奇装异服,场景亦诡异离奇,一个结合人道、仙道、魔道的奇幻武侠世界就这样展现在观众面前,显然是武侠片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飞跃性突破。所以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拍摄于1986年的《倩女幽魂》和三年后拍摄的续集《人间道》,虽为鬼片题材,却在美学形式上继承了《新蜀山》的许多特点,人物语言更为现代化,场景变换和画面剪接上也表现得更为灵活,担任监制的徐克和担任导演和武术指导的程小东配合默契,在两片的制作过程中积攒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爆发积蓄了能量!


二.新武侠之高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克又相继推出《黄飞鸿》、《新龙门客栈》和《东方不败》三部重量级影片,进一步成熟并规范了新武侠的美学风格,亲自将新武侠推向了顶峰。新版《黄飞鸿》让内地武术冠军李连杰来饰演黄飞鸿这个广东地区的民间大侠,成功颠覆了以往观众心目中黄飞鸿德高望重的老者形象,让他变成了一个少年老成的英俊武者,并且加入了八国联军入侵,白莲教和革命党等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影片拥有了宽广的历史视角,无论在场面还是叙事上都比原来的《黄飞鸿》作品恢宏气派得多。而《新龙门客栈》,也是翻拍自胡金铨的旧作,通过金镶玉这样一个旧作中没有的风骚老板娘增添了情节的趣味性,缓和了原本严肃而凝重的气氛,人物的武打动作也显得更为轻灵而飘逸。结尾处鞑子刀削曹少钦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电光火石之间,完整的手脚即成森森白骨,更像一种视觉奇观的展示。至于《笑傲江湖》的续集《东方不败》,则在偏离旧武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苍凉而萧瑟的江湖气氛下,古代的武侠人物却拥有现代人的情感,说着现代人的语言,天马行空地飞舞着,爆炸着。独孤九剑、葵花宝典、吸星大法等绝顶武功所扫之处尽是一片狼藉,威力不亚于现在的TNT炸药!

此三片也为其他新武侠作品提供了三种动作风格的范式:一种是《黄飞鸿》这样更注重武术招式的写实功夫片,比如后来的《方世玉》、《洪熙官》和《少年黄飞鸿——铁猴子》,影片故事大多发生在满清时期(越古代越能飞,越近代越遵从地心引力);另一种是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刀剑片,虽有比较夸张的轻功,但人物挥刀舞剑的动作还算比较清晰,比如《战神》、《新碧血剑》、《九一神雕侠侣》和《东方三侠》;还有一种就是完全写意的漫画式风格,人物完全脸谱化了,尽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淡化了招式,注重爆炸式的伤害效果,深厚的内力才是克敌之关键,比如《新仙鹤神针》、《武侠七公主》、《新绝代双娇》、《六指琴魔》和那部“光镖”横飞的《新天龙八部——天山童佬》!

此时的新武侠创作者又积极将武侠同其他类型元素相结合,创造出诸如《新鹿鼎记》、《神龙教》、《武状元苏乞儿》、《武侠七公主》这样的古代喜剧武侠和《九一神雕侠侣》、《九二神雕侠侣》、《东方三侠》、《现代豪侠传》这样的现代都市武侠。而在《审死官》、《九品芝麻官》、《棋王》、《满汉全席》和《赌神2》这些其他类型的影片中也能看到许多新武侠的影子,像《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学骂人技术的情节完全就是对武侠人物学武过程的戏仿,《棋王》高潮处王一生一人“盲棋”独战九大高手的超现实主义的情节也被营造出新武侠之意境。毫无疑问,新武侠已经同无厘头喜剧一道,成了这个时期香港影坛的绝对主导力量!


三.新武侠之泛滥:

1991——1995年这短短五年间,各种各样的新武侠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凡事只要一泛滥就肯定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因为一部佳作的诞生往往会伴随一批劣作的跟风。由于新武侠大多改编自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的小说(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飞狐外传》和《碧血剑》,古龙的《绝代双娇》、《流星蝴蝶剑》、《楚留香传奇》和《边城浪子》,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卧龙生的《新仙鹤神针》),而影片的一两个小时长度(即使分为上下两集,最多也四个小时)也绝对容不下小说的宏大叙事,所以只有忽略小说中的许多细节,删除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充分压缩,肆意改编,将花无缺变为女人,将张无忌变为枭雄,将韦小宝变为高手,将练衣裳变为魔头。武功更是被幻化为一种概念,一种可带来爆炸效果的视觉符号,绝顶高手如同天上神仙,一掌挥去,数十普通高手纷纷毙命(比如《新绝代双娇》中的江玉郎,《新仙鹤神针》中的曹雄)。而影片中的人物,也不会像小说中那样有着复杂的心理刻画,性格都在极大程度上被外化了,一个个脸谱化十足,或大忠大义,或大奸大恶,而且时常感情丰富,有着夸张的肢体语言,哭笑起来震天动地,像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在银幕上的延伸(徐克的御用演员刘洵本来就是演粤剧出身的)!

在这种前提下,新武侠也开始渐渐地低俗化,于插科打诨中丧失了原有的武侠精髓。王晶将“屎尿屁”硬塞给古代武侠人物,让《武侠七公主》彻底沦为一部明星扎堆的闹剧;而《新天龙八部——天山童佬》中李秋水和天山童佬的飞行大战更像一场电子游戏的银幕展示;还有《笑侠楚留香》、《神经刀和飞天猫》、《刀剑笑》和《火云传奇》这样敷衍了事的劣作,不提也罢(其实说它们是劣作也有点过了,比起这两年的香港电影,它们至少可以算作中等甚至中上之作)。“盛极必衰”,在经历了两三年的高峰辉煌期后,从1994年开始,新武侠就已经走上了下坡路,观众对那些粗制滥造,缺乏创新的武侠片感到厌倦,再也找不到观看《黄飞鸿》和《东方不败》时的激动之情了!


四.新武侠之终结:

“徐克开创了新武侠片时代,我却成了武侠片的终结者!”当《新火烧红莲寺》遭遇票房惨败后,林岭东曾发出上述沮丧之言。其实《新火烧红莲寺》本身并不差,是一部充满黑色、诡异、恐怖氛围的作品,但却由于缺乏票房号召力的明星,缺乏天马行空,眼花缭乱的打斗而无法讨得观众的喜爱(林岭东也由于第一次执导武侠片,在场面调度和动作处理上自然无法像徐克那样收放自如)。林岭东的窘境只是当时新武侠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许多导演都一窝蜂地跑去拍武侠片,导致这些作品大同小异,片中人物闹腾了一阵后总是以一场飞沙走石的大决战来做个了断。久而久之,这种类型也就丧失了生命力,很难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真正终结了新武侠的还是徐克本人,他并没有拍一部很烂的作品来自毁声誉,而且是采用一种灿烂的方式来终结的。以往的新武侠作品即使情节再烂,对白再俗,都还会比较注重构图之精美,色彩之和谐,可徐克1996年执导的《刀》却不一样。这部翻拍自张彻《独臂刀》的作品,显然继承了张彻暴力美学的阳刚与彪悍,同自己以往新武侠的精致美学告别,采用不规则的构图来体现更为浓烈的情感冲突。《刀》中更多表现的是“人”,而不是“侠”,使新武侠一贯所超越的人性再次回归到普通人身上,并采用后现代的语言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点同王家卫的另类武侠作品《东邪西毒》倒有几分相似。《刀》中,徐克亲自颠覆了自己,而《刀》之后,除了徐克本人的《黑侠》、《西域雄狮》,元奎的《马永贞》外,再无新武侠的身影存在。至于1998年的《风云》和1999年的《华英雄》,在电脑特技的精心包装下已完全沦落为漫画武侠,当然那又是一个新的时代了!


五.新武侠之作者:

1.徐克:当之无愧的新武侠第一人,开创,发展并亲自终结了新武侠。关于他,前面已经说得太多,无须再耗费笔墨!

2.程小东:写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设计的武打动作化去了传统武打中的“刚”,融入了舞蹈艺术的“柔”,显得唯美而飘逸。同徐克合作的《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和《新龙门客栈》已成经典,而同王晶合作的《武侠七公主》,与杜琪峰合作的《东方三侠》系列,也均在动作设计上显出不俗水准。同徐克等大导演分离后一度有所迷失,自己导演的两部作品《七金刚》(这也是体操王子李宁唯一的一次银幕触电)和《赤裸特工》都遭遇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败。现已成为张艺谋的御用武制,协助张导完成“豪华武侠三部曲”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至少现在很多人不会再把他同那个唱歌的陈晓东混为一谈)!

3.袁和平:写实美学的代表人物。设计的武打动作刚柔并进,拳拳到肉,《男儿当自强》、《铁猴子》、《太极张三丰》和《精武英雄》自然是功夫迷心目中的不朽经典,而自己导演的《英雄豪杰苏乞儿》和《咏春》(《铁猴子》虽是他导演,但更多体现的却是监制徐克之风格)虽然文戏较弱,但功夫戏依然是一流的!

4.王晶:他导演的武侠片皆具有浓烈的喜剧色彩,沿袭了他在其他类型片中的恶搞风格。无论是《新鹿鼎记》系列,还是《武侠七公主》,都让人捧腹不已,当然前者在搞笑环节的设置上要比后者高明得多。而《洪熙官》和《魔教教主》虽然偏向于正剧,但也有许多插科打诨的情节在里面,缓和了原本紧张的气氛!

5.元奎:武指出身,设计的动作特点是快捷淋漓,通过快速剪接来体现人物对战的激烈,虽然在武术指导方面不如程小东和袁和平,但却在导演方面强过他二人。1991年同黎大炜合作的《九一神雕侠侣》,真正拉开了都市武侠的序幕。此后又同李连杰合作了多部作品,充分发挥了杰仔的武术特点,让“功夫皇帝”延续了自《黄飞鸿》以来的辉煌!

6.于仁泰:当徐克忙于构建奇特视觉,袁和平纵情指挥动作交响的时候,于仁泰却让武侠片摆脱了激烈运动的惯性,情绪冷凝,色彩沉郁之后,作品深寒刺骨,充盈阴邪暴戾之气,瑰丽景观前所未有,魔幻世界由此打开。《白发魔女传》的每一个镜头都透射出于仁泰对于自然光的不信任和对人工布光的极度迷恋,为了再现心目中构想的极端诡异,必须保证对颜色浓淡冷暖的绝对控制,那一幕幕使人过目难忘的瑰丽而深沉的画面都是灯光,摄影师乃至胶片经历严峻考验的结果。《白发魔女传2》再次坚持第一集中自然光应用的高度节制,致力于人工布光造意,画面气氛更加阴暗、冷酷,切合了影片失意人生的沉重主题,却由于过度追求风格失去了控制,而使其沦落为一部非常“难看”的电影!

7.杜琪峰:于1993年推出了女性主义色彩浓厚的都市武侠大作《东方三侠》,以三位性格和出身迥异的美丽女侠为主角,以三人联手阻止前朝太监的复辟为故事主线,把现代女性独立自主,刚强侠义,不让须眉的英雄豪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融合了武侠、科幻等元素,配以程小东那天马行空的动作设计,同样给人带来了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续集《现代豪侠传》在影像画面和动作设计上依然秉承首集风格,却增添了世界末日、寻找水源、科学怪人、宗教偶像等西方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情节。从那时起,杜琪峰就显示出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执导个性,为此后一系列“作者电影”的推出埋下了伏笔!

8.王家卫:虽然只有一部《东邪西毒》,却也足以让他“名垂武史”。金庸笔下的武学高手,到了他镜下都变成了喜欢喃喃自语的怪客,披着古代人的外衣,却拥有现代人的复杂情感。错落的人物和故事相互交织,王导又将时间的顺序打得七零八乱,通过优美的摄影展示出一个个孤独而迷乱的精神世界!


写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新武侠声势之浩大,内容之驳杂,决不是我一篇小文所能囊括,只是以此来梳理一下自己头脑中对新武侠的记忆和认识,毕竟以往看这些影片的时候根本没考虑这么许多!

本文版权为原作者与网易共同所有,本站已经获得网易授权转载,其他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一些你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大话..
下一篇午睡前的呓语--观《伤城》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