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当信封上的邮戳进入1975年时,信里叙述的文字不再温情脉脉:陆彩英即将转业,为了两个孩子和丈夫日后能进上海落户,她决定去上海郊区安亭镇工作。3年后的1978年,陈才宣转业归来,一家人终于团聚。彼时,陈才宣已年过半百,两鬓生花,而陆彩英略显肥胖的身体显示着一个女人15年的劳作变迁。 15年的鸿雁传书,在这一刻戛然而止。摩擦,悄然而至。 第一次领到粮票时,陆彩英发现一家四口人的口粮数额竟然比别人两口之家的还少。这是怎么回事?她忍不住跑去质问,对方的回答轻描淡写:“你们家,只有你是本地人。本地人和外来迁入的人,待遇当然不一样。政策就是这么规定的。”陆彩英愣在那里:当初牺牲了那么多、不惜把自己流放到这个偏僻的乡镇上,图的就是一家四口的上海户籍,可是,户籍还要分土著和非土著! 牢骚一日日积攒在心:白糖票少了一斤,肉票只有两斤,和同事、邻居一起排队买油时,陆彩英捏着手里薄薄的几张油票浑身不自在。回到家,她还必须接受孩子们的询问:“妈妈,为什么别人家都有水果糖,我们家没有?” 陆彩英张张嘴,不知该如何解释。“因为你们不是上海本地人,是后来迁入的,所以没有糖票。”这句话能对孩子说吗?不能!陆彩英积攒起来的怨恨在看到陈才宣时喷涌而出:“去厨房看饭好没有,不要什么事情都依赖我动手!”陆彩英躺在床上流泪,似乎有什么宝贵的东西在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刻溜走了,让她的心空落落的,找不到寄托。 陆彩英想起收到陈才宣第一封信时的惊喜,想到新婚时一天收到三五封信的幸福。那时,她向陈才宣汇报两个孩子成长的烦恼;女儿美术课的得意之作也被她装进信封,让丈夫感受身为父亲的甜蜜;为转业和户口问题,他们在信里激烈讨论,陈才宣做出“你在哪里,我和孩子就去哪里”的决定……原来,从生活里溜走的,是她习惯写进信里寄给丈夫的思念。 六 婚姻跨入第26个年头,陈才宣退休了。某日,他突然想起转业后自己塞进床底下的麻袋。他费力地把麻袋拖出来,慢慢清点一封封信,妻子写给他的信保留了336封。 陆彩英回到家,看到卧室一片狼藉。她正想发火,却发现那些信上是她最熟悉不过的字迹。 “我在整理以前的东西。”陈才宣从一堆信里探出头。 陆彩英眼睛一热,赶紧从床下拖出一只大衣箱。打开箱子,里边整整齐齐都是当年他写的书信。669封,一封不少。 他的情书挨着她的家书,竟然在床底下肩并肩默默躺了10年。 这真是一个惊喜。 陈才宣翻找出当年的第一封信,忍不住念出声来。陆彩英含笑倾听,26年过去,丈夫的重庆话里掺杂了上海腔,而她的上海话里偶尔也会冒出些重庆俚语,但这一刻,他们仿佛回到了初次见面那天。那些溜走的思念,在丈夫并不清澈的嗓音中又慢慢被找回来。陆彩英在想,如果夫妻俩能经常回忆过去,念念情书和家信,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陆彩英和陈才宣没想到,他们的信,感动了很多人。在爱情缺失的年代,8斤重的书信,代表的是整整15年的坚守和近半个世纪的包容。这些信,打动了很多90后年轻人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