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TOP

对“拱圣下千都虞候”的质疑与再释读
2011-05-24 10:37:51 来源(剧本网www.juben98.com): 作者: 【 】 浏览:3132次 评论:0

 

图片来源:http://img93.pp.sohu.com/images/2006/8/17/9/2/10dac409b2f.jpg这是一枚宋朝禁军铜印,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背面注明了所铸时间“端拱二年四月铸”。 端拱二年即宋太宗989年。印章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它既是一种文字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权利、地位的象征,并可以反映那个时代的种种。但因为我们多以篆体刻印,这也给我们的识别和解读带来诸多不便。这枚禁军铜印更是“蒙冤”多年!一直以来我们都想当然的以讹传讹把它读成“拱圣下千都虞候朱记”铜印。而笔者认为这种读法既是对中国古代篆书字体的无知,也无法用来解读宋朝军事制度。

 

中国文明是一种早熟的文明。汉字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就以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就已经具备构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到了秦始皇时期,小篆成了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字体。为了增加美感,又多回旋曲折,是为九叠篆。这方印就是用了九叠篆。楷书篆书两种字体虽不同,但二者有着相同的造字原理和相近的联系,所以基本能辨认出。若仔细看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拱圣下千都虞候朱记”中的“千”应为“七”,“候”应为“侯”。篆体“千”为三笔,“七”为两笔,即使增加弯曲回旋也还是两笔。候、侯只有一字之别,“候”读四声降,如等候、问候、候鸟。“侯”多读二声扬,如封王封侯、将相王侯,泛指达官贵人。作为官职,应是都虞侯。

 

宋朝统治者用分权来集权,加强专制统治。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武将专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又称三衙。三衙负责对禁军的管理训练,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禁军分上军、下军。体格健壮、武艺高强的编入上军,共有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军。拱圣军是殿前司中的骑军,属于下军。所以印上有“拱圣下”字样。那么“都虞侯”是多大的官职呢?下面是宋代军事编制表。

 

编制

编员

统领

厢辖部

25 000

厢都指挥使、副使

 

2 500

都指挥使、副使、都虞侯

10军左右

500

指挥使、副使

50

100

马军使、副马军使、步都头、副都头

250

50

队将

500

10

什将

2 500

 

         注:表格来源于《中国政治制度史》,韦庆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都虞侯”是军一级副长官。因为削夺武将兵权后厢这一极编制形同虚设。所以“都虞侯”并不算小。若是把印解读成“千都虞侯”,那算起来有兵力少说两百多万。这跟宋朝禁军数量不符。很多资料显示宋初军队共三十万,禁军近二十万。宋太宗时期增长到总数达到66万多,禁军共计35万8千。即使最多的宋仁宗时期,全国兵力也就120多万,与200多万还存在相当大差距。宋朝军制中殿前司辖骑军中的37营,每厢10军左右,所以应为“七都虞侯”。参照同一时期的其他军印,如“虎翼右第一军第三指挥第四都级”“神卫军第一军第二指挥第二都朱记”,可以断定这方印全称应为“拱圣下第七军都虞侯朱记”。

 

参考文献:

 

1.王镜轮,向斯著.中国古代禁卫军始末.解放军出版社

2. 张国刚,杨树森.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Tags:对“拱圣下千都虞候”的质疑与再释读 责任编辑:jube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如何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 下一篇率先发明手榴弹的是中国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业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