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在哪里?是一个陈旧的地址,几乎已经没人知道它在哪里。
“海角七号”是什么?是包含在七封信里的一段凄美的爱情,虽然他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海角七号》为什么这么轰动?因为它创造了十多年以来台湾的票房记录,被提名为今年台湾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的代表作品。重要的是,这确实是一部多年未见的台湾出品的优秀作品。
写下这些东西的时候,《海角七号》在台湾的票房纪录已经远远超过两亿台币,继续向着新的记录发起冲击,连台湾的大师级的导演侯孝贤都说“这是多年未见的佳作”,甚至认为:“台湾电影的又一波新高潮已经来了。”
最近看电影比较多一些,慢慢的就有些麻木,不容易再被电影所打动,不过这一次例外,看到最后演唱会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湿润了眼眶。
客观地说,这不是一部煽情的电影,甚至有些近似于言情剧。不过,自己也早已过了那种轻易被肉麻的对白和白痴的剧情轻易打动的年纪,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轻易地击中了自己心底最为柔软的一个角落。貌似这部发生在台湾一个海边小镇的故事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很远,其实在看的过程之中,你会发现这些人就生活在你周围,他们是如此平凡,最终却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虽然有些浪漫主义色彩在内,可是却是如此真切的打动了观众的心。
故事的核心就是台湾恒春一个小镇为了迎接日本歌手的演唱会,需要在当地寻找一批乐手组成一个乐团,来做演出的暖场工作。于是,一群原本都有自己职业的人聚到了一起,在几天内完成这样一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这里面,包括了失意乐团主唱阿嘉、只会弹月琴的老邮差茂伯、在修车行当黑手的水蛙、唱诗班钢琴伴奏大大、小米酒制造商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劳马父子,组合出了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乐团。
这是一个小人物努力争取自己尊严和快乐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我们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已经屡见不鲜,只不过,这一次,这个故事更深刻,也更打动人。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夹杂了更多的其它因素在里面,使得整个故事看起来更为丰满,更为真实。
首先,这部电影很好的结合了历史和现实的变迁的背景。一部好的电影,把人物命运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是一个容易出彩的地方。这部电影里,导演魏德圣将被台湾渐渐遗忘的日据时代和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电影看起来有两条线索:一个是运用背景的独白叙述的台湾光复后日本老师和台湾女学生之间的爱情的无奈结束后的深情的信件的内容,另一个就是现实中阿嘉和日本女孩友子的爱情,最终,历史环境下赋予的爱情悲剧和现实中的爱情发生交叉,就出现了阿嘉的大声的“留下来,不然我陪你走!”的感人情节。这一点上,时空的交错将两段不同的爱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前一个爱情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一段爱情提供了某些教训,避免了悲剧的再次发生。这一线索的巧妙安排,也使得从一开始就出现的几十年前的日本信件的情节和故事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显示了编剧的匠心独特之处。这部电影的另一深刻之处还在于真实的表现了台湾居民生活的真实现状,尤其是电影中出现的关于台湾海边居民的真实处境的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台湾原住民的心,剧中阿嘉继父(也是当地民意代表主席)的“希望把恒春一把火给烧了,然后重新再建设,这样我们在地的少年就不用在外头找头路,有机会回家打拼!”的一段话,貌似粗鲁,却真实的表达了台湾偏远地方人在面对城乡差距时的无奈和痛苦。这些东西,是很能引起共鸣的,也是造成台湾观影“万人空巷” 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它如电影中出现的那些平常而熟悉的街道,那些为生存而努力的每一个平常人,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真实而自然,这是这部电影成功的一个最为可贵的一点。
其次,这部电影的成功,还在于它的亲和力。除了上面提到的对真实生活的描绘容易引起共鸣之外,这部电影的面对的观影对象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年轻人可以在里面找到爱情、音乐和梦想,而年老的人可以在电影里看到变迁、印记和过去的爱情,甚至还有像年轻人一样的快乐,少年也可以看到叛逆、亲情和温暖。虽然电影的中心还是爱情,当时这两种不同时代的爱情带来的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不同的感受,再加上任何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样具有亲和力的草根电影,不火都难。观众可以在这部电影中发现叛逆的青年,修理机车、却又暗恋老板娘的伙计,工作失意又丢了老婆的小警察,满嘴脏话、内心却很善良的民意代表,教堂里一脸虔诚、却唱着肉麻歌曲的叛逆小女孩,还有最为搞笑的、自认为“国宝”的老邮差伯伯……,这些人,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群体,也是一个极为平常的群体,他们凑在一起时,却使得整个故事,整部电影显得如此生动,如此真切。
再次,这部电影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对于整部电影的控制和技巧的运用。整部电影超过两个小时,不过看起来让人很难有沉闷的感觉,主要的原因在于剧情的发展的自然性,使得故事非常流畅。从电影一开始男主角阿嘉出场的怒摔吉他,一句“我操你的妈妈的台北!”技惊四座开始,就静静的抓住了观众的心,之后的故事留给了人们一个悬念:到底这一群人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个悬念也一直陪伴着观众到最后,虽然明知道这个结局,可是一直在其中的故事也是一波三折,让观众一直密切的跟着故事走。应该说,剧本的功劳功不可没。再就是这部电影之所以让人不觉得沉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音乐的出色运用。这部电影中音乐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是说是电影成功的另一个关键点。一方面阿嘉出场时伴着有力的摇滚乐团的风格的音乐,使得影片对于年轻人的亲和力更近一步,另一方面,以茂伯手中那把月琴为代表的乐器却代表这对于传统的一种怀念和尊重。所以影片结尾在安排了两首节奏强烈的歌曲后,又特意安排了一首在台湾流传甚广的歌曲《男孩看见野玫瑰》,伴着略显简单和柔和的节奏,这种由音乐表达出来的对于乡土的感情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部影片的投入不小,相对而言也就做的比较精致,这在近几年的台湾电影里确实比较少见。电影一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日本人坐船离开台湾岛的一个镜头就很惊艳:夕阳下,海天连成一份火一样的红色,这时候,轮船缓缓驶远……。这个镜头,有着油画似的唯美,一开始就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此外,电影中有关海边景色的描绘,以及聚集千人在海边演出的实况,都显示了导演不俗的实力和投入的巨大。此外,影片的另一唯美之处体现在那些男教师写给自己心爱的女学生的七封情书上,每一封情书都像是一首诗,伴着写信人对环境的感受和描绘,倾吐的是对于爱人无尽的思念和悔恨,这些情书,拿出来就是一部完美的情诗,放在电影里,在低沉而磁性的男声的朗诵之下,显得尤为动人,也使得整部电影的品味高出一筹,提升了整部电影的品质。
最后,说一下演员的表演,让人略感意外的是,这部电影并未启用任何大牌。男主角范逸臣之前几乎没有演过电影,女主角来自日本,只是在周杰伦的电影中见过一面,这里面最出名的当属林晓培,却之前因车祸事件一蹶不振。所以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一般,不过,电影火了以后,这些人的知名度都大幅度提升了。不过,从看电影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的配角才是真正出彩的地方,不论是辛勤推销米酒的马拉桑,还是憨厚而又有些狡黠的水蛙,或是貌似粗鲁的民意代表,都由于非常真实而出彩,尤其是老邮差茂伯的表演,非常出色,将一个好面子、喜欢倚老卖老而又热爱本地的老人演绎的活灵活现,在整部电影中还担任了充当搞笑角色以缓和整部电影节奏的重任,几乎成了整部电影最为可爱的一个角色。
电影最终是以完美的结局收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虽然这个结局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也有些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里面,可是面对这些普通人的梦想,面对着成百上千的人的狂欢,面对这份两份唯美的爱情,谁还会在乎这种结局的合理性?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部好电影,还有这部电影带来的感动,以及对于时代变迁带来的感情和人们心情的更多的思考……
《海角七号》:平凡人的梦想因真实而感人 作者: 风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