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看似红火热闹,但隐忧不少,尤其在网络时代,国产剧面临着美剧、英剧等国外优质电视剧的冲击。正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电视剧首届编剧讲坛上,多位著名编剧道出了他们对国产剧的焦虑。
焦虑一:年轻人不看国产剧
虽然荧屏上一部部电视剧收视率屡创新高,但在网络上,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却是美剧。《亲情树》《山楂树之恋》编剧顾伟丽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当她听到自己的学生竟宣称从不看国产剧时,心情难以言喻。
“我们现在其实面对两类观众,一类是电视机前的,一类是网络上的。”顾伟丽说,网络观众跟传统意义上的主流观众的兴趣完全不一样。“中国电视剧,尤其是家庭生活剧,受韩剧的影响比较大。韩剧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审美需求,都与大陆观众比较接近。这也是为什么韩剧引进中国,在电视上播放时收视率比较高的原因。而美剧以快节奏、挑战智力著称,主要受众群是高学历人群,目前电视的主流观众并不一定能接受。《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在央视八套播出,收视率不好,网上却讨论得热火朝天。”为了研究年轻人的兴趣,她也会请学生给她“布置任务”,最近正在重温《迷失》《越狱》,作为交换,她也布置学生去看一些她心中经典的国产剧,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直接:继续因循守旧,有一天可能会被年轻观众抛弃;如果想创新,又有可能失去目前的收视率。”顾伟丽对记者说,即便编剧愿意进行“面向未来的创作”,但有没有投资方愿意投、有没有电视台愿意播也是个大问题。
焦虑二:播出量太大,合格编剧太少
刘和平是中广协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在他看来,“真正优秀的编剧写出来的剧也有着大国水平,和美剧比不会逊色。美剧每年主要就在秋季播出,相比之下国产剧的播出量太大了,一年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剧在500部左右,这就要求每年至少有500个合格的剧本,每位编剧一年写一个剧本,就需要500位合格的编剧。”
“编剧这个行业要求高,要懂戏、懂镜头、懂表演,甚至有时要懂制作,因为如果胡乱写些场景会白白增加制作成本。”刘和平说,而目前严重缺乏合格的从业人员,编剧队伍里的很多人只能算是刚入门,容易闹出很多问题。“但我们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号召编剧行业从业人员,力争做合格、称职的编剧,然后成为受观众欢迎的编剧,希望大家把这个目标看得比跟制片方讨价还价更高一点。”
焦虑三:题材同质化严重
“同题材扎堆,我们还能写什么?”《媳妇的美好时代》编剧王丽萍在讲坛上说出了编剧们共同的焦虑。
“数据表明,中国所有电视台黄金档的剧集容量大概是8000集左右,而目前电视剧的年产量在2万集,怎么样才能让这8000集里有我们的份额?”王丽萍以自己擅长的家庭生活剧题材为例,大叹艰辛,“越写越窄,我们特别有危机感。”比如在《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之后,各种“美好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上海台刚播完《婆婆来了》,接下来又拍了《丈母娘来了》《前妻来了》,最近还冒出《继父来了》。安建导演就曾经开玩笑说,照这样下去,以后该有个剧叫《继父、干爹和后妈》,或者《继母、前妻和干儿子》,这样所有的元素都齐全了。”
电视剧《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的编剧刘和平对这一现象十分苦恼,“有一阵子,一换台全是谍战剧。谍战就谍战吧,表现的元素还都一样:情报、暗杀、抓捕与被抓捕。曾经有个演员说到自己今年接的电视剧中,有3部的人物关系居然一模一样。拍第二部的时候,他驾轻就熟,连剧本都用不着看,刚演完没想到又来了第三部!”
在场的编剧们也只能苦笑,“还有什么新颖的人物关系没有写过?有时候会发现能写的题材都被写了,或者正在写。”
(邢虹 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