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网 - 中国剧本投稿交易门户网站
帐号: 密码:
《我要复仇》影评:从cult之路走往大众
发布时间:2012-02-18 22:21:12
浏览:2049次

作者:火神纪 来源:网易娱乐

  贫困交迫,很多时候显得如此无奈。
  而我们想要的,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平等而公平的对待罢了。
  索之不得。悲悯的绝望;继续绝望。
  最后这一切也许都将成了一场华丽的暗地行动。
                ——火神纪。题记。

《残酷的迷离色调》

  雨夜,适合写缠绵的情诗,适合看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也适合看绯侧凄凉的悲情电影。或许,是不是也适合看朴赞郁的复仇切割呢。
  朴赞郁是一个太残酷的导演,在看完他的那部《cut》之后我就一直这样认为。无妄地屠杀,密室,无人,没有前行的道路和回望的身后,在那部《cut》里所挣扎着的是人性本身最无奈的扭动,以及对一切美好的破坏欲望。之后,所有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似乎都体无完肤地被剖离了现实,我们所能知晓的一切,都在他的镜头里泛发着阴秽的恶臭。
  除了残酷的朴赞郁之外,谁能狠得起心来破坏这一切呢。当我们还揣怀着美好的希冀,当我们还揣怀着天真的渴望。朴赞郁善于用一种出人意表的角度来观摩这个世界,然后用镜头把他的视角放大到我们的银幕里。看他的电影,很多时候我们会跟着他一起绝望,失魂落魄地一起对那些美好的东西失望。

  这部电影是我仰望了太久之后才开始想到去记录下来的一部电影。连续地看了他的几部电影之后,我们会突然很容易接受他的这种连贯而流畅的镜头语言,也会很容易迷失在他那充满黑色寓言的童话里。
  构建。在他的电影里总会用那种很夺目的色调反差来告诉我们:其实鲜血的颜色很鲜艳,其实有些道理很粗糙却能说服人,其实有些事情的真相很可怕,其实有些人们的欲望很强烈,其实有些忍耐力到了极限之后会发生质变。等等。
  鲜红。刻意的鲜红和周围的暗淡色调会形成很强烈地反差,继而更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我对他的这种镜头印象深刻,很触目惊心,却不至于感觉到残暴。

《朴赞郁和三池崇史》

  看他的电影和三池崇史的电影有种很明显的差异。他的电影在对血腥的渲染用的是一种极力的美化,而三池崇史对血腥的渲染用的却是一种极力的写实。同样的都是关于血腥的镜头,在三池崇史的镜头里,一切鲜红,一切的色调暗淡,三池崇史总是很随意地营造着一个支离破碎却古怪诡异的迷离世界;而朴赞郁对于镜头的描绘却用了韩国人特有的细腻和圆滑去描绘,色调节器的反差很强,而不像三池崇史那样统一,于是,因为极度的反差而让镜头变得极具杀伤力的视觉冲突之后,我反而变得平和而且不再那么暴躁易怒了。
  三池崇史的血腥有种让人糜烂的阴暗,而朴赞郁的血腥却更容易让人坠入。并非朴赞郁的血腥不阴暗,而更多的时候,他的血腥带有种疲惫而懦弱的声调,高喊着的却是一种高亢的悲凉。
  没有杀伤力的阿一,总会变得比所有的人更可怕。没有爆口的垣原,可以把嘴巴张开得更大。三池崇史的血腥至少在他的范围之内必须那样一直糜烂下去,无须道理。可是朴赞郁的血腥,似乎更多的时候在人的内心深处,用一种被压制后的反弹力来证明,那些所谓的残酷存在的正当理由。

《cult的大众之路》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切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不可能被人理解,不可能看得清晰,不可能存在。或者说,在朴赞郁的说理中这一切的存在,似乎必须都是有理有据的。
  寻找一切可能而且都存在的依据,朴赞郁总是在如此徒劳地反复证实。用他的黑色镜头来证明这一切的所有缘由,试图让人们相信残暴的真实存在,也许,这就是他的电影了。

  这部电影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第一部。如果与之后来的作品《cut》相比,也许就显得有点直白了,然而这并不能使他的这部电影变得肤浅。这部电影所存在的理性梳理以及在人性上的种种骤变的探寻让这部电影区别于其它的B级片而显得更具悲情色彩。与其说这是一部带有个人色彩的cult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人性悲剧电影。
  剧情上的饱满和人性转折上的合理性,给了这部电影区别于其它cult电影的最精美的诠释。这也许也是朴赞郁的电影总能创造票房神话并且总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的原因吧。
  cult。也许应该少一些淋漓尽致的个性表达而多一些理性上的思索。朴赞郁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cult的小众人群和大众品味的距离。如何让血腥味更容易让人接受,在cult路途上的朴赞郁的试验性扎挣显然是颇有成效的。

《贫困民众的悲悯之声》

  朴赞郁的确很残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有些不忍和隐痛,可是因为无力去反抗他那灌输式地表达,于是,那种不忍和隐痛就显得越发明显了。
  一个又聋又哑染着一头绿色头发的男青年,在一家工厂里极其吵杂的车间里做着繁重的体力工作。与他相依为命的姐姐病重,而他们的家庭环境并不好,住在一个破旧但收拾得整洁的房子里。
  偶尔他会给电台写信,然后和姐姐相依偎在一起听着电台女播音员读着他写给姐姐的信。他听不到,于是他的脸上会有腼腆而羞涩的笑;她听得到,于是她总会因为自己作为一个病怏怏的累赘而落泪,为一个不肯放弃自己的弟弟感动而落泪。
  那是一种非常安静的生活写照。远景里的夕阳会喧染着美好和希望,一切似乎都很美。因为不管怎么样,两个人不离不弃,他也曾经说过,对他来说,这些财产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我曾想,如果他够努力,其实他也一直在努力。上天总会悲悯那些贫困而努力的世人,他会赚到他应得的钱,他会等到一个适合他姐姐的肾脏,然后陪着姐姐去做手术,之后两个人就可以过上纵然贫困但却幸福而安静的生活了。
  只是,这样的假设在朴赞郁的这部电影里永远不可能实现。一切残酷却现实,让我们无力反驳的事情接二连三地降临在这个并不安逸的家庭里。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剧情和人物的设置里,我除了给他们同情、祈盼之外,也许,我并没有其它的任何去伤害他们的欲望。就算也许这些都将会发生,可是因为祈盼,朴赞郁的镜头就显得非常冷酷而且刻毒了。

  被骗。绑架。死去。一切,也许仅仅只是不得已的现实罢了。就算他在挣扎,可是他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想过着安静生活的贫困民众罢了。他想好好地活着,也想他所爱的人也一样好好地活着。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他走上了极端。
  是贫困的现实和无情的社会氛围把他逼上了绝路的。我当然知道,现实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并不如我们想像中那么美好。可是,我宁愿妄耗着我美好的愿望而抱着祈盼地看着这个社会和无情的现实,因为那样我们至少不至于去绝望。可是,在朴赞郁的镜头里,这一切都被他用一种最残酷的写实给彻底打碎了。
  更残酷的是,他所做的这一切,仅仅只是最残酷的现实。于是,我们根本无力去挽回我们已经破灭的希望。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我可以看到的是那种黑暗风格的写实背后对贫困大众的悲悯之心。也许可以说,这部电影所做出来的效果越残酷,朴赞郁的那种同情的悲悯之心也越明显。
  可是,贫困大众的悲悯之声就这样被淹没在现实阴暗的冷色调里,这也许是我所不能接受了。
  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我还抱着虚妄而美好的梦想。而这一切,在朴赞郁的黑色镜头里,一切零碎。

《不起眼但我迷恋的一个段落镜头》

  这部电影上人心寒的也许并非是那些血腥而残酷的镜头。而是镜头背后散发着寒颤的理性哲理思索和那些我们根本无力反对的现实说教。

  撕心裂肺的疼痛以及悲号式的哭喊,在别人听起来却很像是性事中发出来的高亢的叫床声。
  一墙之隔。这边是四个男人趴在墙上听着隔壁女人淫秽的叫床声,手上不停地套弄着自己的性器自慰。
  一墙之隔。那边是一个因为病痛而满地上打滚哭喊着的女人。还有一个在前景里吃着面条的安静的男人。

  对电影里的人来说,这一切似乎无可厚非并无半点不妥。
  对他们来说;声音的高亢以及他们朝气蓬勃的身体和年青暧昧的想像力,这仅仅只是一场华丽性事的偷窥罢了。
  对她来说;病痛,哭喊,满地上打滚,仅仅只是她弱不禁风的身体最正常的生理反应罢了。对他来说;除了选择麻木的淡漠之外,他还能做点别的什么吗。

  然而对我们这些坐在屏幕前的人们来说,跟着镜头来看这一切,有种无比的嘲讽味道。
  当我们看到那四个年青的孩子趴在墙上自慰,以及听着他们所听到的那些“性感”的女声呻吟和他们隔壁那些打翻东西睥声音,那些身体和木板碰撞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心里所看到的一切其实跟他们别无二致。我们会很武断地判定那,就是一场华丽的性事。我们会跟着他们一起意淫,一起想入非非地浮想连翩。
  然而镜头向左。我们开始无地自容地浇灭我们所有的欲望,然后不安地开始在镜头前扭动。那是一种愧疚。

  朴赞郁似乎非常擅长用类似的反差给我们制造窘镜。
  那种悲凉的理性思维基本上把我们压抑得透不过气。于是我们就只能跟着他的高低起伏一起,感受他的那种冰凉的黑暗哲理。我们根本无力反抗他带给我们的种种,于是,从残酷到悲凉。
  有人说,朴赞郁懂的东西太多,这正是他的长处也恰恰正是他的短处。他对屏幕前的人们心理的拿捏绝对是高人一等的,可是正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被在镜头后的他给看穿了,我们会有种被剥光了的感觉。那种感觉,在迷恋他的电影之余,有时候,我会开始憎恨他。

《经典的黑色电影》

  爱并恨着。对于朴赞郁的复杂感知,是不是也代表着我对这个世界无奈而悲怆的感知呢。
  爱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存在着我们所期盼的一切;存在着我们,以及一切。恨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的还有那所有我们不想要的甚至憎恨却确切存在的阴秽的一切。
  朴赞郁在寻找的是一个他所能认同的平衡。我呢,在看完他的电影之后,原有的那个平衡的标准已经被他彻底地颠覆了。我是应该去迷信,或者应该去舍弃。

  这部电影里一共缠绕着三个复仇故事、一个亲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以及一个有关绑架的故事。
  这是一部看起来似乎有点错综复杂的电影,然而,朴赞郁用他那特有的细腻和残酷,以及他那冰凉而阴暗的方式讲述着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总能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将发生。
  黑色电影似乎总是一个被我所追捧的符号。然而,甚少有黑色电影能拍得像这部电影这样让我信服,从理性上让人信服,就算在感性上我半点也不想去认同,可是,这部电影至少走到了黑色电影的某个高度。不是来迎合像我这样的黑色电影爱好者,反而用它特有的方式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而且迫使我们去接受它。
  这是这部电影最过人的地方。在看电影的时候不管我如何去扯心扯肺地悲哀,可是,我没有办法去反驳它所展现给我的一切。光怪陆离的一切,其实在人性和社会氛围下很自然地发生,也许,也就因此,我们不得不去承认它所讲述的所有。

  这是一部很经典的黑色电影。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把黑色电影做到了极致,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所用的表达方式让人折服,而就算我并不想让它折服,我依旧没有办法去反驳它有关于黑色哲理的表述。
  阴秽的一切真实存在。这是我们所无力否认的。于是,与其欲盖弥张地掩埋;不如让它翻晒到阳光下,让我们对那所有的一切看得更清晰些吧。
  这也许也是黑色电影的意义所在。有人曾说过,为什么要把电影拍得那么阴暗呢,多一些积极的题材,多一些明亮色调的美好,其实不也挺好。于是我被责备成那种审美扭曲的孩子,有人曾说,因为我这样的影评人存在而感觉到悲哀。
  这里面除了个人的喜好问题之外,也许,还有关于阴秽一切的认知。阴秽的一切既然存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去承认它们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地观摩它们,而非得把它们掩埋在阳光的暗角处呢。对我来说,那些虚妄的明媚也许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有喜好的权力,我们可以从那些阴秽的一切里剖离出阴暗的人性以及闪光的人性,这也许就足够了。
  对于黑色调的恶臭味道,我也许迷恋,可是这不该是作为一个影评人的悲哀,只是我对极致的迷恋罢了。明媚至极致,我也会喜欢;而所谓的阴秽,既然做,为什么不做得更极致些呢。

  黑色电影所告诉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明媚处的阴暗角落,这有何不可呢。经典的黑色电影让我们认知,让我们逃离,让我们最终回归于明媚,这才是真正的黑色电影。
  作为一个个体,我可以去迷恋我所有想迷恋的一切。而作为一个影评的个体,我所要做的,是表明了所有的我的自我认知,这也就足够了。如果说,所有的人们都在表述着同样的东西,所有的人们都在喜欢同样的东西以及逃避同样的东西,那么,作为影评的个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恰如其分地完成了它所要完成的东西。很多的东西都很阴秽,而这所有的阴秽,都存在。我们无力反驳,这就是一切,以及这个肮脏的世界。
  认识它。以及试图去改变它。或者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它。那至少必须承认它。这就够了。期盼里,我们的世界是否依旧美好,这只在于自我的定力和选择罢了。

《末》

  这是一部挺老的电影了。可是至今看来,那种汹涌而来的猛扑依旧让我只能束手就擒。那些黑色的剧情我不想再去赘述了。且行且祈盼吧。
  无妄。也就无求。无求。也就无欲。无欲则刚。当所有我们迷恋的一切都在逝去了之后,我们所能做的,是不是就抛开了所有的欲望而开始变得刚强。
  也许,仅仅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2007-04-06;丁亥年甲辰月庚午日。观音诞。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
  ■译名:《我要复仇》
  ■导演:朴赞郁(Chan-wook Park)
  ■主演:宋康昊(Song Kang ho) / 申河均(Ha-kyun Shin) / 裴斗娜(Du-na Bae)
  ■类型:动作 / 剧情
  ■片长:导演剪接版121 min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 韩国手语
  ■发行:Bright Angel Distribution
  ■上映:2002年3月29日

本文版权为原作者与网易共同所有,本站已经获得网易授权转载,其他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复习了两个老片
下一篇《赤桥下的暖流》影评:落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