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开拓、创新时期,齐国作为当时泱泱大国,学风浓厚,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稷下学宫也是古代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所古老的学堂,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
稷下学宫学士,晚睡早起。早晨起来,先要整理清扫铺位,洗手漱口,然后服侍先生。做每件事情都要恭敬谨慎。轻轻地提起衣服,小心走动,把洗脸漱口水送到先生跟前,等候先生起来漱洗。侍候先生漱洗完毕,把漱洗用具撤走。接着开始清扫工作,关于清洁卫生的做法,先在盘里盛满水,把衣袖挽到臂肘,宽敞处可以洒水,内室窄小要用手扬水。拿畚箕的时候,箕舌不要朝外,扫帚放在畚箕里。进到屋里先站立一会,这点非做到不可,在打扫前听听先生还有什么其他吩咐。拿扫帚扫地时,便把畚箕放下,靠在门边。屋内打扫,先从西南角落扫起。打扫时,仰起身子或俯下腰背,都要随时小心,不能碰动屋内东西。扫地要往后退着扫,最后把垃圾都扫在门边集成一堆,再蹲下去把垃圾畚起来,箕口要对着自己,同时把扫帚放进畚箕。如果这时先生站起身来,便要告诉老师打扫已毕。放下扫帚站立在旁,先生认可后才能出门倒掉垃圾。一切都打扫完毕了,还得回来站立,再听听老师还有什么意见。
打扫完成后摆好讲席,请先生入坐。弟子进出课堂都要恭恭敬敬,就如同会见宾客那样。听讲时,要面向老师,坐得端正,不许挤眉弄眼,装作怪样。
在聆听讲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老师讲课,一定是从年长的学生开始传,顺着次序往下讲,整个讲完一遍以后,老师不再按着原先次序讲解。第一次诵读必须站起身来,往后便不要再站起来。一切言语、行动,都要合乎情理,必须牢牢记住,这也是做人的准则。古来成大事的人,都是从这方面做起的。后到的学生入席就坐,如果坐席狭小,就不要挤进去,可以站着。见到宾客来,学生要赶快站起来。不要把客人带进课堂,有事要同客人外出,应该向老师请示。宾客要找的人不在,也必须向老师说明,然后回到原位继续学习。在听课时如有疑难,先向老师拱手再提出问题。老师讲完课离开课堂,学生都要起立。
先生用饭,有侍食生伺侯。侍食生要把饭菜送上摆妥。端菜端饭之前先挽起衣袖打水给先生盥漱,再跪坐着把饭菜送给先生。案上的饭菜要按照一定顺序放置,切不可乱放。上菜的顺序是,先上蔬菜羹汤,再上荤菜:鸟、兽、鱼、鳖。羹和肉食放在案的中间,肉放在酱前,在案上放置的菜肴要方方正正,最后才上饭。左边放的酒,右边放的浆。饭菜都上完放妥后,请先生用饭,即可退在边上拱手站立。在饭间侍食的学生每餐饭前都要准备些干净的空碗,如果饭菜弄污可以更换。先生用饭的时候侍食生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拿着筷、匕,在饭案间走动,见到饭菜有吃完的,要替先生添上。如果有好几位先生都需要添食,则按照年长次序添加。给先生添饭菜,由于拿着碗、匕,不要求跪着添上,这是添食要注意的地方。先生全都吃罢,学生要收拾食具,然后,赶快送上漱口用具,再把案前清扫干净,同时也把用品收拾完毕。
要等先生吩咐之后,弟子才开始进餐。按照年龄长幼顺序坐好。坐时要尽量靠近席边以免弄脏坐席。饭要用手捧食,羹汤要用勺舀。允许双手放在膝盖上,不允许把两肘依靠案上。吃完吃饱,用手把嘴边擦干净,抖动抖动衣襟,把放在席上的坐垫移开。吃完饭时,提起衣裳离开坐位,一会儿,大家都吃完饭了再回到席前,各自收拾饭案,如同接待宾客一样。所有餐具都要刷洗并且收妥。收拾完毕仍旧原位站立着听候先生还有什么其他吩咐。
晚餐的礼节不变,天黑以后举火生要准备点火,点火就是点燃火把。举火生拿着火把坐在屋的一角。把备用的火把以木柴或苇秸扎起靠壁横放。注意火把燃烧情况,及时续上。接点火把的时候,新火把横在上,快烧尽的火把在下,两头相接,交形如矩。火把不要扎得太紧,要有点空隙。火把落下的灰烬,要捧碗接承。火把不明的时候,右手拿着火把,左手将火把上的灰烬拨掉,使之明亮。一人累了,由另一个举火生接替,轮番举火的人都不能背对老师。最后要把灰烬都收拾干净,才能离开。
先生将要休息,弟子都要站起来。侍候生要恭恭敬敬送上枕席,先问先生睡在哪一方向,再放好枕席。第一次铺床问清楚了,以后就不需要天天问了。
先生休息后,弟子们各自去找较为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切磋商讨,巩固复习一天的课程,切磋学问。
稷下学宫的学习紧张而有序,有着严格的学生守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学校中唯一完整的也是年代最早的学则,也显示了齐文化的源远流长。